献策建言
习总书记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核心价值观自2013年公布以来,普及宣传力度空前,但具体落地践行,至今全国未见何地具体实施,停留在宣传号召阶段,原因有两:一是认识问题,干部专家普遍认为,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共同理想信念的确立,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缺乏只争朝夕的当代精神,没有挖掘我国制度优势的潜能。二是践行难度,高度概括的24个字,比较笼统含糊,缺乏分级对照和实施标准,理论界又把 12个方面分成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容易使人误解为不同的主体义务,应该认为,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层面都有相互关联,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宏观和微观的,广义和狭义的相互关系,有重点和一般的区别,对每个公民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应分层割裂,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一样,与每个公民都有关联:
如法治,没有每个人的学法、懂法、遵纪守法,如何推进法治?如和谐,没有人与人,家庭单位的相处和谐,何来全社会整体和谐?就12个方面而言,也有标准高低,逐步提升的问题。
所以,先行先试者首先应对12个方面分为“三级”(初、中、高)制订可清晰对照的标准,运用“三励”(鼓励、激励、奖励)和“三自”(自主定级、自报升级、自觉践行)方法,充分尊重人的意愿,积极引导,但必须杜绝强制和惩罚,把“入规入法”的“管”和培育弘扬的“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实文明城市,文明家庭和文明人士的评选考核内容,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定优势,觉、政、工、青、妇组织健全,各自发力,齐抓共管,把大多数人的自觉践行和引领少数人不自觉的推进践行结合起来,用三到五年时间,全民践行基本达到高级标准,引导人的思维,导向,动机等意识行为,自觉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要求上来,补短板,强弱项,使经济强国如虎添翼,比翼双飞,让全人类对我中华民族刮目相看,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困梦。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于1986年9月1日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的关怀下,由原国家科委于1987年6月2日批准建立,是我国专门从事管理科学和相关交叉科学研究的新型科研机构。
学术委员会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其职责主要是组织指导全院开展管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管理咨询活动。
为适应新的形势,学术委员会将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理事会领导下,愿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就发发展管理科学、开展管理咨询、建立智库联盟等共谋发展,为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积极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努力奋斗。
阅读 21
修改于2023年12月25日